发布日期:2024-08-04 15:00 点击次数:163
今天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过去了76年,1945年,当祖国的大地上传出我们胜利的消息时借钱炒股可以吗,那些曾在战场上扛着刺刀的战士们无不欣然起身,飞奔到大街上拥抱这个破碎已久的家园大喊着告诉已经不在世上的战友们:“我们胜利了!”
当时的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一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对一部分人来说,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这成了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抗战胜利后深藏功与名,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2014年的冬天,南京有位跳冰河的老人,在他并不那么清楚地阐述下人们渐渐拼凑起一幅令人惊异的往昔。
关注公众号:【互联互通社区】,回复【DATA172】获取全部报告内容。
事实上,雅诗兰黛集团的净利润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或受业绩牵连,雅诗兰黛集团股价也一路暴跌。中国,或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在2023财年业绩讨论会中,“China”出现了30次,“HaiNan”(海南)出现了23次。
老人跳冰河
2014年12月的某天,南京的室外寒风凛冽,路上的行人都拼命裹紧自己的大衣,低着头匆匆地往家里赶,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却选择了一条与大多行人相反的路走着,他口中呢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条小河边,看着眼前接近结冰的河流,老人竟想都没想,“扑通”一声扎了进去。
周围过往的路人被这一幕吓了一跳,赶忙高呼让大家前来帮忙,所幸老人跌落河中没多久便被救了起来。
腊月的水温让老人孱弱的身体瑟瑟发抖,脸上更是被冻得青一块红一块,老人跌跌撞撞地要站起来,口中坚定地喊着:“快把我的大刀拿来,战士们,全体上刺刀!”周围的人被他搞得莫名其妙,也只好一边抚慰老人的情绪一边打电话给他家里人。
他的家里人在送中饭给老人的时候,发现他平常所在的地方早已空空如也,家人们顿时慌了神,他们也不知道神志不清的老人一个人在外面行动时究竟会发生什么,接到电话后,家里人火速赶往了现场,向周围的好心人道了谢。
大家询问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他的孩子只是说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力衰退地厉害,对自己说的话和做的事根本无法控制。家人将老人送去了医院,检查表明老人的身体状况良好,并没有因为这次跳河而受伤。
在医院的病房里,老人一边踱步一边激动地喊着要和鬼子拼命,陌生人问他的家人,他曾经是不是参军打过仗,老人的孩子说自从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常常囔着一些冲锋陷阵的话,时间久了,他们也就习惯了。
可惜在老人头脑清醒的时候从未提起过以前参军打仗的事情,也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他之前的身份。
不怕牺牲的“孙大胆”
老人的事情引起了一部分社会人士的关注,在他们的几经走访和调查中终于证实了老人的身份。
老人本名叫孙秀清,出生于动荡不安的旧中国,他的家庭虽然不富裕,可父母仍坚持送他去上学。1937年还在南京上学的孙秀清接到了学校出城的示意,在他离开后不久,日军便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年轻的孙秀清得知了南京的状况,知道自己很多的同学都在那儿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悲痛万分,内心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不久,孙秀清便辞别故乡,准备弃笔从戎奔赴战场。
在入伍后,孙秀清将名字改为了孙建勋,寓意着建立功勋保卫祖国,孙建勋果然没有辜负他给自己起的名字,他对敌人的憎恨和对家国的热爱紧密的融为一体,化成了他英勇杀敌的动力。
每次打仗他都喜欢冲在前头,曾经还创下过用刺刀连杀七八个敌人的战绩,他也就被别人赐了个“孙大胆”的称号。
在长沙会战中,孙建勋收到上级“死守新墙河”的命令,并誓死不辱使命,日军将新墙河视为打进长沙的关键,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进攻。
身上多处负伤的孙建勋看着周围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悲从中来,他让战友将他的大刀拿来,自己挥舞大刀冲上前去杀敌,不久便倒在了血泊中。
会战结束后,战友在尸体堆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孙建勋并将他送往医院。他醒来后,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关于自己的伤势,而是询问战事——战士们都怎么样了,我们胜利了吗?得到肯定回复的他这才安心地躺下来养伤。
平淡的后半生
抗日战争结束后,孙秀清因表现优异被上级推荐前往黄埔军校学习。没多久后,国共爆发了内战。孙秀清的初衷一直都是保家卫国,从没想过用自己的武器去打自己的国人,他向上级提出了退役的请求,来到乡下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
从那之后,孙秀清好像和前半生彻底划开了距离,他像无数中国的平民百姓那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曾经的光辉事迹就像一个被锁上了的宝盒,被孙秀清藏在了心底,再也没向任何人提起。当报纸和电视上出现各种军事战争的内容,他便会津津有味地品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秀清逐渐老去,也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失去了许多记忆的他却没忘记抗战杀敌的事情。每当下雨天,他便会把装满粮食的袋子背到院子中央叠成一道屏障,想要建造防御工事抵挡日军的进攻。
不论是毛毛细雨还是电闪雷鸣,他都照例趴在屏障后面一动不动,生怕“敌人”突然的袭击。
子女们怕老人走丢,便在老人的衣服后面留下了电话号码,有一次老人独自一人离家出走,遇上了一辆大卡车,一路追着卡车跑让司机带走自己。
司机听着老人口里喊的“部队”“敌人”“迷路”“任务”,感到很诧异,看到老人背后的电话号码,才得知老人患了病,并把他送回了家。
小结: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的跳河,孙秀清老人的事情世人也许永远知道。他在战场上杀敌,为祖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他视功名为粪土,只求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在得知孙秀清过去的经历后,一名记者给他送来了荣誉勋章和牌匾,并告诉他鬼子被打跑了,这块牌匾是他的上级送给他的。老人一边开心地接受,一边说着如果有任务一定要告诉他。
在孙秀清老人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他的记忆停留在了那些浴血搏杀的岁月里,他忘了自己,忘了家人借钱炒股可以吗,可唯一没有忘记的便是自己对祖国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发布于:天津市